101年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試題 代號:44560 全一頁
等 別: 四等考試
類 別: 工業安全
科 目: 安全工程概要
考試時間: 1小時30分 座號:
※注意:(ㄧ)可以使用電子計算器。
(二)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一、某可燃性氣體含有甲苯(toluene)體積百分比0.8%、甲烷(methane)體積百分比2%、乙烯(ethylene)體積百分比0.5%,其餘為空氣,試估算此氣體的燃燒下限與上限,並判斷此氣體是否有進入燃燒界限。
參考資料:甲苯之燃燒下限為體積百分比1.4%、燃燒上限為體積百分比6.7%;甲烷之燃燒下限為體積百分比5.1%、燃燒上限為體積百分比15%;乙烯之燃燒下限為體積百分比3.1%、燃燒上限為體積百分比32%(25分)
答:
(一)此混合氣體的燃燒下限與上限估算如下:
先算出此混合氣中各可燃性氣體的體積百分比φ
φ(甲苯)=0.8/(0.8+2.0+0.5)=0.8/3.3=24%
φ(甲烷)=2.0/(0.8+2.0+0.5)=2.0/3.3=61%
φ(乙烯)=0.5/(0.8+2.0+0.5)=0.5/3.3=15%
1、依勒沙特列(Le Chatelier)定律此混合氣體在空氣中的燃燒下限(LEL)計算如下:
2、依勒沙特列(Le Chatelier)定律此混合氣體在空氣中的燃燒上限(UEL)計算如下:
(二)因為此混合氣體共含有3.3%的可燃組成份,它已進入混合可燃氣體的燃燒下限與上限之間,故此混合氣體具有燃燒危險。
二、試說明鉛酸電池充電過程可能發生爆炸之機制與預防措施。(25分)
答:
(一)鉛酸電池在充電後期有可能發生水的電解作用反應,即水分子會在負極板分解產生有可燃性的氫氣,在正極板分解產生有助燃性的氧氣,當有火花或火苗接近時容易發生爆炸的危險。
(二)鉛酸電池充電過程預防可能發生爆炸之措施如下列:
1.連接蓄電池時,應該注意電池的正、負極性,避免接錯而逆向充電。
2.蓄電池的接續線、接續體與機器本體間應有絕緣的考量,不要讓其有短路的可能。
3.蓄電池應放置在陰涼、乾燥、無灰塵、不受陽光直射的地方。
4.請不要給予蓄電池超過指定充電器使用說明書記載的充電時間之充電。己經超過充電需求時間而仍未充飽電時,應停止充電並取出蓄電池。
5.電解液經使用後會逐漸減少,應隨時檢查並適時更換或補充蒸餾水,避免產生電解液枯竭情況。
6.充電時避免工具誤觸蓄電池的正、負極板,並必須注意端子接頭是否鬆動以免引起火花,發生爆炸的危險。
8.在充電現場必須有良好的通風設備,
三、試說明感電發生的原因與列舉至少五種感電災害預防措施。(25分)
答:
(一)感電發生的原因說明如下列:
1.誤觸架空高壓裸電線。
2.作業時直接碰觸帶電體。
3.電氣器具及電線電纜絕緣不良引起漏電。
4.作業上的疏失。
(二)感電災害預防措施說明如下列:
1.隔離:
隔離乃使帶電的電氣設備或線路與工作者分開或保持距離,使勞工不易碰觸。譬如:明確劃定標示電氣危險場所,必要時可加護圍或上鎖,並禁止未經許可之人員進入;電氣機具之帶電部分有接觸之虞時,可加設護圍、護板或架高使人不易碰觸;接近無被覆之高壓架空電線附近作業時,應保持安全距離並置監視人員監視、指揮或設置護圍。
2.絕緣:
絕緣為保持或加強電氣線路及設備之良好電氣絕緣狀態。譬如:電氣線路及設備應採用符合國家標準之規格並依規定施工;防止電氣線路或設備遭受外來因素破壞其絕緣性能;電氣線路或設備之裸露帶電部分有接觸之虞時,應施以絕緣被覆(橡膠套、絕緣膠帶等),及使用絕緣台、絕緣毯;接近架空高壓裸電線作業時,於高壓線上加裝防護線管等。
3.防護:
防護乃作業者穿戴電氣絕緣用附設具或使用活線作業用器具及裝備。譬如:穿戴絕緣手套、絕緣鞋、絕緣護肩及電工安全帽等;使用絕緣棒、絕緣工具及絕緣作業用工程車之作業吊桶。
4.接地:
接地係將電氣設備的金屬製外箱(殼)等目的物以導體與大地作良好的電氣性連接,保持目的物與大地是同電位。然而實際上當漏電事故發生時,有時並不能完全達到人體保安上的要求,如果要使接地能充分發揮防止感電之功能,建議應配合其他安全防護裝置一起使用。
5.安全保護裝置:
安全保護裝置泛指一切施加於電路或設備上之保安裝置,其目的主要在於發生漏電時,能自動偵測出漏電而啟斷電路或發出警報訊號。一般常見之漏電斷路器、漏電警報器及裝設於交流電焊機上之自動電擊防止裝置等等。
四、試說明施工架作業之墜落預防措施。(25分)
答:
施工架作業之墜落預防措施說明如下:
(一)人員部分
1.設置作業主管以監督從業人員確實配戴及使用防墜防護器具。
2.做好人員教育訓練,使人員能確實配戴防護器具。
(二)物料部分
1.施工架所使用之元件若有老舊、生鏽、變形及腐蝕等情形,應立即更換。
2.落實要求施工架元件之材質及構築應符合國家標準,或應經專人設計並配合適當的構件強度測試。
(三)方法部份
1.落實按圖施工查核機制,確保施工架之組搭等符合施工圖說及相關設計。
2.需制定自動檢查表,並依照自動檢查表巡視。
3.工作台邊緣應設置防墜設施(護欄/施工架兩側應設置交叉拉桿及下拉桿)及設置安全上下設備﹙樓梯﹚。
(四)環境部分
1.惡劣天候應停止作業。
2.水平踏板需確實滿鋪及固定,踏板上勿不當堆置材料。
3.施工現場之地面需平整,必要時需鋪設適當墊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