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題題目:(一)為促進勞工健康,我國勞工健康保護規則與勞工安全衛生組織管理及自動檢查辦法,對於職場健康促進均有明確規範。請就此二法規,各說明一項與健康促進有關之規定。(8分)
(二)依據勞工健康保護規則規定,某工廠使員工從事特別危害健康作業。雇主依法應實施健康分級管理。請問:
1.此健康管理共分為幾級?(3分)
2.雇主對於二級以上管理者應有何作為?(9分)
答:
(一)
1.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7條規定雇主應使醫護人員臨廠服務辦理下列事項:
(1)勞工之健康教育、健康促進與衛生指導之策劃及實施。
2.依「勞工安全衛生組織管理及自動檢查辦法」第12-1條規定,雇主應依其事業規模、特性,訂定勞工安全衛生管理計畫,執行下列事項:
(11)健康檢查、健康管理及健康促進事項。
(二)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14條相關規定:
1.雇主使勞工從事第二條之特別危害健康作業時,應建立健康管理資料,並依規定分為四級實施健康管理:第一級管理、第二級管理、第三級管理、第四級管理。
2.雇主對於屬於第二級以上管理者應有之作為如下列:
第二級管理者:應提供勞工個人健康指導。
第三級管理以上者:應請職業醫學科專科醫師實施健康追蹤檢查,必要時應實施疑似工作相關疾病之現場評估,且應依評估結果重新分級,並將分級結果及採行措施依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方式通報。
第四級管理者:經醫師評估現場仍有工作危害因子之暴露者,應採取危害控制及相關管理措施。
第二題題目:試回答下列直讀式化學因子作業環境測定設備之問題:
(一)氣體檢知管的作用原理。(5分)
(二)使用直讀式設備測定結果應注意事項為何?(5分)
(三)試說明觸媒燃燒熱直讀式儀器之測定原理。(5分)
(四)防爆型觸媒燃燒熱直讀式儀器不常被使用在通風不良的局限空間或沼氣充足的環境中作測定,其原因為何?(5分)
答:
(一)氣體檢知管的作用原理,如下述:
檢知管是一內部填充矽膠、活性鋁或其他顆粒物作為介質的玻璃管,介質上附有化學物質可與特定污染物產生呈色反應。使用者經由觀察檢知管顏色變化的長度或比對顏色改變的程度,即可得知污染物濃度。
參考資料:
n 一細長玻璃管,二端以玻璃熔封,內含有裹覆化學試藥之矽膠、鋁膠或玻璃細粒。
n 測定時將二端玻璃熔封切開銜接檢知器,以檢知器〈檢知泵〉吸引空氣試料流經檢知管。
n 空氣中之污染物與吸附於固體上之化學試藥發生變色之化學反應 Þ 變色之長度 + 所採空氣試料之體積 Þ 污染物濃度
(二)使用直讀式設備測定結果應注意事項,如下述:
可檢測範圍、精確度、干擾、穩定性、暖機時間、何時需校準以及校準之容易度、回應時間、回應是否線性、電池壽命或一次充電所需要時間、特異性、環境條件 (溫度、壓力)、其他外在影響(輻射、無線電等)。
(三)觸媒燃燒熱直讀式儀器之測定原理,如下述:
感應原件為一觸媒裹覆之加熱線圈,可造成可燃性氣體燃燒釋放出熱,釋放之熱改變線圈之電阻,電阻改變的大小與濃度成正比。
(四)防爆型觸媒燃燒熱直讀式儀器不常被使用在通風不良的局限空間或沼氣充足的環境中作測定,其原因為:
1.必須有足夠的氧氣才能使氧化反應進行。
2.氧氣濃度低於10%時,將不易發生氧化反應而使讀值降為零。
3.氧氣濃度低於15%時監測器之讀值會偏低。
第三題題目:(一)志明熱處理公司工作場所為室內無日曬環境,勞工作業時間上午8時至12時,其測得乾球溫度30℃,濕球溫度27℃,黑球溫度為33℃;下午13時至17時測得乾球溫度32℃,濕球溫度30℃,黑球溫度為35℃。請問該作業之工作日時量平均綜合溫度熱指數為若干?(請列出計算公式)(8分)
(二)高溫作業勞工熱危害之預防,除優先採取工程改善對策外,可採取那些行政管理措施?(12分)
答:
(一)室內無日曬環境時,綜合溫度熱指數(WBGT)計算公式如下:
WBGT=0.7Tnwb +0.3Tg (Tnwb:自然濕球溫度、Tg:黑球溫度)
當WBGT隨時間變動時,日時量加權平均綜合溫度熱指數公式如下::
(第一次綜合溫度熱指數×第一次工作時間+第二次綜合溫度熱指數×第二次工作時間+……+第n次綜合溫度熱指數+第n次工作時間)/(第一次工作時間+第二次工作時間+……+第n次工作時間)
WBGT1=(0.7× 27℃ )+(0.3× 33℃ )=(18.9+9.9)℃= 28.8℃
WBGT2=(0.7× 30℃ )+(0.3× 35℃ )=(21.0+10.5)℃= 31.5℃
∵上午8時至12時 ∴T1=4 ∵下午13時至17時 ∴T2=4
日時量平均WBGT =(WBGT1×T1+WBGT2×T2) / (T1+T2)
=(28.8×4)+(31.5×4) / (4+4)=(115.2+126.0) / 8=241.2 / 8
≒30(℃)
經計算後得知該作業之工作日時量平均綜合溫度熱指數為30℃。
(二)高溫作業勞工熱危害之預防,除優先採取工程改善對策外,可採取之行政管理措施如下列:
1.限制熱暴露量:
減少每人的熱暴量、多增人手以減少每人的熱暴露量、高溫作業儘可能安排於一天中較涼爽的時段、監督人員或勞工安全衛生訓練以利熱危害症狀的早期發現並提高警覺性。
2.適當休息:
提供有空調的低溫休息區(不得低於24℃)、輪班制度調配使勞工休息時間增加。
3.個人防護具:
提供具有冷卻效果的熱防護衣、局部防護具及呼吸熱交換器。
4.其他:
藉體格檢查來建立選工及配工制度、尚未適應熱環境的新僱勞工需多加照應、飲水的補充以防脫水、是否有降低熱容度的非職業性習慣如喝酒或肥胖。
第四題題目:試解釋下列有關物質安全資料表之名詞:
(一)化學文摘設登記號碼(CAS No.)(4分)
(二)生物暴露指標(BEIs)(4分)
(三)閃火點(4分)
(四)半致死濃度(LC50)(4分)
(五)生物濃縮係數(BCF) (4分)
答:
(一)化學文摘設登記號碼(CAS No.)
美國化學文摘社(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在編製化學摘要(CA)時,為便於確認同一種化學物質,故對每一個化學品編訂註冊登記號碼(CAS. NO.),一個號碼只代表一種化合物,若有異構物則給予不同編號,已通用於國際上,故查詢之正確性高,極適合作為資料查詢的索引號碼,因其一個號碼只代表一種化合物,故對化學品的確認與資料查詢的索引有很大的用處。
(二)生物暴露指標(BEIs)
(Biological Exposure Indices, BEIs)係指大多數勞工暴露在相當於容許濃度之化學物質環境下,可預期正常勞工在此暴露下之生物指標值(血液、尿液、呼出氣體、毛髮或指甲中的濃度)。
(三)閃火點
係指能使引火性液體蒸發或揮發性固體昇華所產生的混合空氣一接觸火源(如明火或火花)就產生小火的最低溫度,可用℃或℉表示。
(四)半致死濃度(LC50)
係指在固定濃度下,暴露一定時間(通常1~4小時)後,觀察14天,能使試驗動物組群半數(50%)死亡的濃度。單位為ppm,顯示試驗動物在每立方公尺空氣中吸入了多少立方公分數的物質。同樣的,在LC50數據上也註明了試驗動物的種類、暴露時間。
(五)生物濃縮係數(BCF)
(Bioconcentration factor, BCF)某種具生物濃縮性質之化學物質對單一生物體或生物細胞的濃縮特性;BCF值越大者,生物累積之效果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