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這個第三題,我就一陣子悔恨!因為明明在東南科大學期的課程當中,就有針對「空氣污染」的相關法規展開討論,可是我卻是沒有在這個「環工」領域的課目去好好用心,所以腦袋裡面真的是空空如也,一點概念都沒有,沒有拿到分數,自然也是預料當中的事情了!
「職安」領域的考試範圍愈來愈寬廣了,「環工」的部份也拿來出題,這個就真的厲害了,以後要準備「職安」類別的專技高考要看的書籍及資料是愈來愈多了,要如何才能準備的齊全呀?無語問蒼天!!好哩加在!我已經脫離這個漩渦了!,不必再跟它糾纏,也算是快事一件!!對於要踏上考場的朋友們,我只能說聲:「大家辛苦了!!」
三、現代人停留於室內環境的時間遠大於室外,因此我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於民國94年12月公告「室內空氣品質建議值」,請說明其規範之項目與內容,並與現行職業衛生相關管理規範比較之。(20分)
答:
(一)「室內空氣品質建議值」規範之項目與內容如下列:
項 目 | 建議值 | 單位 | ||
二氧化碳(CO2) | 8小時值 | 第1類 | 600 | ppm(體積濃度百萬分之一) |
第2類 | 1000 | |||
一氧化碳(CO) | 8小時值 | 第1類 | 2 | ppm(體積濃度百萬分之一) |
第2類 | 9 | |||
甲醛(HCHO) | 1小時值 |
| 0.1 | ppm(體積濃度百萬分之一) |
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 | 1小時值 |
| 3 | ppm(體積濃度百萬分之一) |
細菌(Bacteria) | 最高值 | 第1類 | 500 | CFU/m3(菌落數/立方公尺) |
第2類 | 1000 | |||
真菌(Fungi) | 最高值 |
| 1000 | CFU/m3(菌落數/立方公尺) |
粒徑小於等於10微米(μm)之懸浮微粒(PM10) | 24小時值 | 第1類 | 60 | μg/m3(微克/立方公尺) |
第2類 | 150 | |||
粒徑小於等於2.5微米(μm)之懸浮微粒(PM25) | 24小時值 |
| 100 | μg/m3(微克/立方公尺) |
臭氧(O3) | 8小時值 | 第1類 | 0.03 | ppm(體積濃度百萬分之一) |
第2類 | 0.05 | |||
溫度(Temperature) | 1小時值 | 第1類 | 15~28 | ℃(攝氏) |
備註:
1、小時值:指1小時內各測值之算術平均值或1小時累計採樣之測值。
2、8小時值:指連續8個小時各測值之算術平均值或8小時累計採樣測值
3、24小時值:指連續24小時各測值之算術平均值或24小時累計採樣測值。
4、最高值:依檢測方法所規範採樣方法之採樣分析值。
5、第1類:指對室內空氣品質有特別需求場所,包括學校及教育場所、兒童遊樂場所、醫療場所、老人或殘障照護場所等。
6、第2類:指一般大眾聚集的公共場所及辦公大樓,包括營業商場、交易市場、展覽場所、辦公大樓、地下街、大眾運輸工具及車站等室內場所。
(二)「室內空氣品質建議值」與現行職業衛生相關管理規範之必較如下:
「室內空氣品質建議值」很明顯是屬於「建議性質」,並無相關之罰則,其建議項目較偏向「一般通用」,其適用「對象」為所有的「室內空氣」;而現行的「職業衛生相關管理規範」則偏向於「規定性質」,如有違反時係屬於「違法」之行為,故有「強制」之意涵,其建議項目較偏向空氣中的「有害物」,其適用「對象」為「作業環境」的「室內空氣」,有較強烈的「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