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誤樹的問題!!


 


請問失誤樹中哪種發展模式才符合相加效應?
哪種發展模式才符合相乘效應
?
哪種情況下可以符合簡化條件
?
請各位先進教導一下迷惑中的後輩,相信應該有很多學員對這種原理還不是很了解,希望解答能幫助迷惑中的我和一些對此單元不了解的學員
!
感激不盡!


 


Dear紫依翔娃!


有關「失誤樹的問題」,用文字來敘述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我嘗試用我的方法,針對現有的甲安考題來說明一下,希望可以幫得上忙。


()失誤樹分析實施步驟


1、系統定義


l定義分析範圍及分析邊界


l定義起始條件


l定義TOP EVENT


2.系統邏輯模型建構


l建立失誤樹


3.共同原因失誤模式分析(Common Cause Failure Analysis)


4.定性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


l布林代數(Boolean Algebra)化簡


l找出最小分割集合(Minimal Cut SetMCS)


5.由失誤率資料庫(Generic Data Bank)搜尋基本事件失誤率(Failure Rate)


6.依製程條件、環境因素等修正基本事件失誤率


7.建立失誤率資料錄/資料檔


8.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


l求出TOPE EVENTNT/MCS之失誤率及機率,包括:不可靠度(Unreliability)、不可用度(Unavailability)、失誤期望值(Expected Number of Failure)等。


9.MCS排序、相對重要性分析(Importance Analysis)


 


首先,先看一下「失誤樹分析實施步驟」,前面的123項應該不是你所想要詢問的問題,有問題的部份應該是在所謂的第4項「定性分析」這一個部份,用【53-05】的考題作例子,按照題意去建立所謂的「失誤樹」圖,這個部分我認為是最容易產生「爭議」的地方,因為文字的敘述受到限制的話,容易產生模糊的空間,讓考生產生疑惑,如果對於文字的解讀能力有一點欠缺的話,對於「失誤樹」的建立是會有困難的。


直接談第4項「定性分析」吧!簡單一點來說,就是先按照初步所建立出來的「失誤樹」去做「布林代數化簡」,然後求出「MCS」,到這個地方,應該沒有問題才對,接著應該就是要看題目所要求的東西是什麼,然後再進行下一步!


其實「失誤樹」的題目,到目前為止我所看到的「題型」,應該就只有「畫失誤樹」然後求「MCS」以及「畫失誤樹」然後求「失誤率」這兩種,最容易產生困惑的部份,應該就是在求「失誤率」這個部份,你所謂的何時「相加」或「相乘」?指的應該就是這個吧!!


這個求「失誤率」部份,在部落格當中我曾經描述過,利用這個機會我再嘗試描述我個人的做法如下列:


一、先按照題目求出「MCS」。


二、確認「MCS」的「頂端事件」之組成邏輯閘,如果是「AND」閘,就直接計算,也就是將各獨立單元事件之「失誤率」直接「相乘」。


三、如果是「OR」閘,那麼就要將「失誤樹」轉變成「成功樹」,以避免失誤率的重覆計算,也就是將各獨立單元事件「相加」之「失誤率」轉變成「成功率」的「相乘」。


四、注意!這個地方的「成功率」,就是【1-「失誤率」】,因為【成功+失敗=1】。


五、計算得到「成功率」之後,用【1-「成功率」】,就可以得到所謂的「失誤率」了。


用文字來敘述這個失誤樹的東西,對我來說實在是一件困難的大工程,看不懂的地方,還請見諒!!


上述的描述,完全是我個人針對「考試」所做的觀察心得,沒有什麼理論根據,謬誤疏漏,自當難免,參考一下就好了!!


大家一起加油!!


ehic_hsiao敬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hic_hs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