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某辦公室內二氧化碳之發生率為每小時2.3立方公尺,其分布為均勻分布,室外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為0.03%,今如想以整體換氣(general ventilation)的方式將該室內空氣中之二氧化碳濃度控制在0.1%之下,則其換氣量每小時至少要多少立方公尺?又請分類說明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才較適宜採用整體換氣?20分)


答:


()


QG×106/pq


Q:每分鐘每人戶外空氣之換氣量m3/min


G:二氧化碳產生量2.3 m3/hr0.038 m3/min


p:二氧化碳容許濃度(PEL = 1,000 ppm


q:室外二氧化碳濃度:300 ppm


Q:每分鐘每人戶外空氣之換氣量=0.038×106/1000300)=54.76 m3/min


 


()使用整體換氣裝置之場合場合如下:
1、產生之有機溶劑等有害物質毒性較低之作業場所。
2
、有機溶劑等有害物質產生速率較小之作業場所。
3
、有機溶劑等有害物質之發生源均勻廣泛之作業場所。
4
、有機溶劑等有害物質之發生源遠離作業者呼吸帶之作業。


 


二、如想由發音源來控制噪音,則其可行的控制技術可分為那幾類?請分類加以說明之。20分)


答:


噪音源之控制(降低噪音源音量):針對生產機器本體進行控制時,除考量機台本身結構外,尚需針對整體之生產流程、不影響勞工作業及機器正常運轉為考量;方法概述如下:


(1) 機器設備之更換與消音器設計:


A.避免或減少機器零件的衝擊與摩擦。


B.以噪音量較小的塑膠零件替代金屬零件。


C.調整機器運轉速度,降低其噪音量。


D.封閉噪音量大之機器零件。


E.使用消音器控制壓縮氣體出口閥之噪音。


F.改變液壓系統之泵形式。


G.改換通風系統,更換安靜之風扇或裝置消音器於通風管系。


H.電動馬達密封處理。


I.空氣壓縮機的入口裝消音器。


(2) 物料運輸過程之改善:


A.運輸過程應避免衝擊與碰撞。


B.降低物體墜落之高度。


C.使用軟式塑膠、橡膠材料來承受硬的衝擊。


D.以皮帶輸送帶取代滾筒輸送帶或於金屬滾筒上包覆橡膠材質避免金屬直接碰撞產生噪音。


E.依物料數量調整輸送帶速度,避免物體之振動與碰撞,產生噪音。


F.使用可升降之平台,減少滾筒上物料傳輸之噪音。


(3) 噪音源振動之衰減:


A. 阻尼材料之處理;於振動體結構表面或於中間夾層使用阻尼材料,藉


由阻尼材料的伸縮作用降低振動,轉換為熱能。


B. 振動隔離;以振動隔離器或防振材料來降低振動。


C. 以防振連結設計來降低因振動而產生之噪音。


D. 慣性塊固定機體底座並加墊減振材料以減少振動。


除上述工程改善降低噪音源噪音外,適當之操作與保養亦為降低機台產生噪音之重要因素。


 


三、假設在標準狀況下,某氣罩之氣罩靜壓(hood static pressure)-2.5吋水柱,氣罩靜壓測量處之導管流速(duct velocity)4005fpm。請依此回答或計算下列各項:(20分)
(
)其動壓(Velocity Pressure)為多少?
(
)其氣罩進口損失(hood entry loss)為多少?
(
)其進口係數(coefficient of entry)為多少?
(
)其氣罩進口損失係數(loss factor for the hood)為多少?
(
)其氣罩靜壓之量測位置應在距氣罩多遠之處才算合理?


答:


1 吋水柱(inH2O)25.4毫米水柱(mmH2O)=>Psh=2.5吋水柱(inH2O)63.5毫米水柱(mmH2O)


1公尺/(m/s)197/分(fpm)=> V=4005/分(fpm)20.33公尺/(m/s)


 


()某氣罩之動壓Pv(Velocity Pressure)25.32(m/s)




()某氣罩之氣罩進口損失he(hood entry loss)為38.18(m/s)





()某氣罩之進口係數Ce(coefficient of entry)0.814




 


()某氣罩之進口損失係數Fh(loss factor for the hood)





()其氣罩靜壓之量測位置應在距氣罩多遠之處才算合理?


氣罩的靜壓測量位置,大約是自氣罩起始點的平直風管的下游26倍風管直徑的地方。


 


四、輻射熱是室內高溫作業勞工熱暴露之重要來源,試問其可行之控制技術可分為幾種?請分類說明之。又在控制後,如想評估其勞工熱暴露是否已符合法令標準,可如何為之?(20分)


答:


輻射熱其可行之控制技術為:


1、降低製程設備的溫度。


2、熱源的重新設置、加以隔絕或是加以冷卻。


3、在作業者與高溫熱源間裝設熱屏障或隔熱牆。


4、在高溫熱源表面塗以易反射塗料或絕熱披覆,降低其放射係數。


5穿著能反射熱的衣物、身體暴露在外的部位加以遮蔽。


二、評估勞工熱暴露是否已符合法令標準其做法如下:


1、確認勞工每日工作時間是否超過6小時。


2、是否提供作業勞工身體熱防護設備。


3、是否充分供應15℃ 左右的飲水及食鹽。


4、是否注意選工問題及熱適應之規劃及實施。


5、是否提供低溫休息室供作業勞工休息。


6、是否教育及指導勞工避免高溫作業之危害。


 


五、試問機械意外事故防護法一般可分為那幾大類?請分類說明之。(10分)


答:


機械意外事故的安全防護措施可分為:機械安全設計(Design)、機械安全防護物(Guards)和機械安全裝置(Devices)三種主要的類型。


()機械安全設計


機械設計是確保機械安全的第一個關卡。機械設計者應該具備安全的觀念,使其設計生產的機械本身都具有相當的安全性,而不需要再讓使用者去針對其危險部位做安全防護的工作。機械設計的理想境地是:所有的機械設備不應讓使用者必須運用他們的經驗和技巧才能安全地工作,亦即使用者不論其對該項機械設備的了解或熟悉程度如何,均能操作而不致發生危害。


()機械安全防護物


所謂「防護物」係為防止人體與機械危害的部位或危險地區直接接觸而設置的各種障礙物(Barriers),包括護罩、柵欄、柵門和各種提醒注意的障礙物等。


()機械安全裝置


為防止人體進入機械的危害部位,除了可以設置各種障礙物予以防護外,還可利用感應、機械原理、遙控及改善進出料操作等方式的裝置,來確保機械的安全。機械的安全裝置不外乎有如下幾項作用:


1.當人體有任何部位置於危險區或機械電氣失效時,可控制機械使其無法操作或立即自動停止;


2.操作時限制人體的任何部位進入危險區,或將其從危險區迅速掃開或拉回;


3.以遙控或自動進出料等方法,讓人體的任何部位不致進入危險區域;


4.配合上述防護物的使用,將人體與機械的危險部位隔離。


 


參考資料:


一、護罩法(Enclosure guarding


1.護罩式(又稱圍籬防護):是從四週完全將「工作點」或「傷害點」加以完全封閉隔離的做法。


2.障礙式(又稱遮斷防護):僅將危害點部分加以阻擋隔離,非危害點部分,則無必要。


二、連鎖法(Inter-locking guarding


1.機械連鎖:是利用連桿、彈簧等控制離合器、油壓管路等動力傳遞的裝置。


2.電氣連鎖:是利用某部分位移,切斷電力供應的裝置。


3.光電連鎖:是利用光電感應,控制動力的裝置。


4.電容連鎖:是利用電容量變化,控制動力的裝置。


三、自動防護法(Automatic guarding


1.拉開式安全裝置。


2.掃除式安全裝置。


四、雙手同操裝置(亦稱遙控法)


1.電氣掀鈕:利用兩手同時離開危險空間,退回到操作按鈕上從事操作。


2.機械手柄:利用兩手同時離開危險空間,退回到機械手柄上從事操作。


3.電氣閥爾:利用兩手同時離開危險空間,退回到電氣閥爾上從事操作。


五、改善進料與出料


1.自動進料、出料:小件物品之二次加工,可用坡道配合振動裝置,使工作物逐件進入加工位置;成捲的帶狀、條狀材料則利用滾輪、間接運動機構進料。


2.手工具進料、出料:這是一項最基本的方法,進料係利用手工具等材料延長手臂的操作範圍,而將身體退出危險空間的做法。


 


六、非自來水用戶之工廠,其用水可如何消毒才可避免細菌污染?(10分)


答:


非自來水用水中的微生物、細菌雖經混凝、沈澱、過濾等程序,仍無法完全去除細菌,因此消毒是非常重要的處理過程,非自來水消毒雖可採用添加臭氧、氯氣、紫外線照射加熱處理等方式達到滅菌的目的,惟最有效且在配水管中仍可維持延續性消毒能力,並避免輸送及儲存過程中二次污染發生者,僅有加氯消毒,因此加氯消毒目前仍被普遍利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hic_hs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