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題題目:(一)依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規定,那些有害工作場所,雇主應於顯明易見之處所標明,並禁止非從事作業有關之人員進入?(10分)
(二)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規定,雇主使勞工從事粉塵作業外之特別危害健康作業時,應建立健康管理資料,實施健康分級管理。請說明四級管理之定義(或認定標準)。(10分)
答:
(一)依據『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299條規定,雇主應於明顯易見之處所標明,並禁止非從事作業有關之人員進入左列工作場所:
1.處置大量高熱物體或顯著濕熱之場所。
2.處置大量低溫物體或顯著寒冷之場所。
3.強烈微波、射頻波或雷射等非游離輻射之場所。
4.氧氣濃度未滿百分之十八之場所。
5.有害物超過容許濃度之場所。
6.處置特殊有害物之場所。
7.生物病原體顯著污染之場所。
前項禁止進入之規定,對於緊急時並使用有效之防護具之有關人員不適用之。
(二)依照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15條規定,雇主使勞工從事粉塵作業外之特別危害健康作業時,應建立健康管理資料,並依下列規定分級實施健康管理:
第一級管理:特殊健康檢查或健康追蹤檢查結果,全部項目正常,或部分項目異常,但經醫師綜合判定為無異常者。
第二級管理:特殊健康檢查或健康追蹤檢查結果,部分或全部項目異常,經醫師綜合判定為異常,但可能與職業原因無關者。
第三級管理:特殊健康檢查或健康追蹤檢查結果,部分或全部項目異常,經醫師綜合判定為異常,且可能與職業原因有關者。
第四級管理:特殊健康檢查或健康追蹤檢查結果,部分或全部項目異常,經醫師綜合判定為異常,且與職業原因有關者。
第二題題目:試簡述國家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TOSHMS)有關下列事項之指引重點。(每題4分,共20分)
(一)員工參與
(二)變更管理
(三)採購
(四)承攬
(五)溝通
答:(一)員工參與
(1)員工參與是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的基本要素之一。
(2)雇主應安排員工及其代表有時間和資源積極參與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的組織設計、規劃與實施、評估和改善措施等過程。
(3)雇主應根據國家相關法規規定設置有員工代表參與的安全衛生委員會,並提供適當的安排以發揮其應有的功能。
(二)變更管理
(1)組織對於內部及外部的變化應評估其對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所產生的影響,並在變化之前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
(2)組織在修改或引進新作業方法、材料、程序或設備之前,應進行作業場所危害辨識和風險評估。
(3)組織應確保在實施各項變更時,組織內所有相關人員都被告知及接受相關的訓練。
(三)採購
組織應訂定維持程序,確保在採購貨物與接受服務前確認符合國家法令規章及組織本身職業安全衛生的要求,且在使用前可達成各項安全衛生要求。
(四)承攬
(1)組織應訂定維持程序,以確保組織的各項安全衛生要求適用於承攬商及其員工。
(2)組織應確保作業開始前,與承攬商在適當層級建立有效的溝通與協調機制,該機制包括危害溝通及其預防與控制措施。
(五)溝通
組織應訂定並維持對內、外部溝通的作法和程序,確保員工及利害相關者所關心的職業安全衛生課題、想法和建議被接收,並獲得考慮和答覆。
第三題題目:職場勞工健康促進為重要職業衛生議題,增強體適能(或健康體能)可促進身體健康,並增進工作作效率。請回答下列有關體適能的問題:
(一)何謂體適能?(5分)
(二)體適能檢查的目的為何?(5分)
(三)簡述三項體適能檢查項目及其內容。(10分)
答:
(一)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的定義:
可視為身體適應生活、活動與環境(例如;溫度、氣候變化或病毒等因素)的綜合能力。體適能較好的人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從事體力性活動或運動皆有較佳的活力及適應能力,而不會輕易產生疲勞或力不從心的感覺。
(二)體適能檢查之目的:
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是人體適應外在生活環境的能力,透過體適能檢測能幫助自己瞭解身體狀況,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讓人的身心調整到最佳狀況,提升健康生活品質。
(三)體適能檢查的項目及內容如下:
1.身體組成(BMI):身體組成是指身體內脂肪與非脂肪對體重所佔比率。
測量內容:身高、體重
2.肌耐力:肌耐力是指肌群在非最大收縮負荷下收縮的持續時間或反覆次數。
測量內容: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
3.柔軟度:柔軟度係指人體各關節活動範圍的能力。
測量內容:坐姿體前彎,
4.爆發力:肌群在最大收縮或伸張負荷下的肌力或速度。
測量內容:立定跳遠。
5.心肺耐力:心肺耐力是個人心臟、血管、肺臟與細胞有氧能力的指標。
測量內容:三分鐘登階。
第四題題目:下列左欄為職業疾病,請由右邊毒物欄中各別單選出最可能之致病物質。(10分)
職業疾病 |
| 致病物質 |
1. 氣喘 |
| A. 正己烷(n-Hexane) |
2. 膀胱癌 |
| B. 青石綿(Crocidolite) |
3. 肝癌 |
| C. 聯苯胺(Benzidine) |
4. 神經病變 |
| D. 二異氰酸甲苯(Toluene-2,4-diisocyanate,TDI) |
5. 間皮瘤 |
| E. 苯(Benzene) |
|
| F. 氯乙烯單體(Vinyl chloride monomer,VCM) |
答:
職業疾病 |
| 致病物質 |
1. 氣喘 | D | D. 二異氰酸甲苯(Toluene-2,4-diisocyanate,TDI) |
2. 膀胱癌 | C | C. 聯苯胺(Benzidine) |
3. 肝癌 | F | F. 氯乙烯單體(Vinyl chloride monomer,VCM) |
4. 神經病變 | A | A. 正己烷(n-Hexane) |
5. 間皮瘤 | B | B. 青石綿(Crocidolite) |
|
|
|
第五題題目:已知丙酮(分子量為58)的爆炸下限值(Lower Explosive Limit, LEL)為2.5%,八小時日時量平均容許濃度為750ppm。試回答下列各小題:
(一)今以可燃性氣體監測器測定空氣中丙酮的濃度時,指針指在1.6%LEL的位置。試問此時空氣中丙酮的濃度相當多少ppm?(5分)
(二)若某事業單位作業場所(溫度、壓力分別為25℃ 、一大氣壓)丙酮每日八小時的使用量為20kg 。今裝設整體換氣裝置作為控制設備時,
1.為避免發生火災爆炸之危害,依法令規定,其最小通風換氣量為何?(5分)
2.為預防勞工發生丙酮中毒危害時,理論上欲控制在八小時日時量平均容許濃度以下的最小換氣量為何?(5分)
3.法令規定,預防勞工丙酮中毒的最小換氣量為何?(5分)
答:
(一)
∵ %=104ppm ∴ 1.6%=16000ppm
(二)每小時使用之丙酮量W為( 20kg × 1000g /kg)/8hr = 2,500g /hr
(1)為避免火災爆炸之最小通風量,法令規定換氣量:
Q1=(24.45×103×W) / (60×0.3×LEL×104×M)
Q1=(24.45×1000×2,500) / (60×0.3×2.5×l04×58)= 2.34m3 /min
(2)為預防勞工引起中毒危害之最小換氣量,理論換氣量:
Q2=(24.45×103×W) / (60×ppm×M)
Q2=(24.45×1000×2,500) / (60×750×58)= 23.42m3 /min
(3)為預防勞工引起中毒危害之最小換氣量,法令規定換氣量:
依有機溶劑中毒預防規則,因丙酮屬第二種有機溶劑,故每分鐘換氣量=作業時間內一小時之有機溶劑或其混存物之消費量×0.04,故換氣量(Q2)=2,500×0.04= 100m3 /min